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内丘县2025年冬小麦春季科学施肥技术建议

2025-03-14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30     字体:[  ]

体裁分类:工作部署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文号:      索引号:nqxnyj/1742197774682

内丘县2025年冬小麦春季科学施肥技术建议

 

全县主体麦田基本带绿越冬,一二类壮苗比例达九成以上。针对麦田群体基数偏大、苗情墒情复杂的生产实际,突出分类管理,做到因地、因墒、因苗科学施肥,指导农民促穗数、增粒数、提粒重,把握关键环节,促进化肥利用率和小麦单产双提升。

一、施肥原则

(一)科学精准施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调整氮磷钾肥用量;氮肥分次施用、适当增加追肥比例;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补充中微量元素。

(二)提倡采用新机械。提倡无人机追肥、机械耧施、水肥一体化等新型施肥方式,减少化肥损失,提高化肥利用率。

(三)喷施叶面肥提高抗性。小麦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能力,提高千粒重。

二、返青至拔节期施肥管理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奠定穗数基础,促弱控旺转壮和增穗数的最重要时期。要依据苗情长势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肥水管理。

(一)旺长麦田以控为主,肥水后移。旺长麦田应以“控”为主,肥水管理可推迟到拔节中期,一般可选用尿素等速效肥料,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左右,并适当喷施含氨基酸、腐植酸的叶面肥,增强小麦抗逆性;但对返青后有脱肥症状的或者播量大、个体偏弱的假旺苗麦田,可在起身期因苗追肥浇水,亩施尿素10~12公斤,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生长调节剂,促根健苗、增强抗性。

(二)壮苗麦田要促控结合,稳壮保优。生长正常、群体适宜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后期结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对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亩追施尿素8~12公斤,对地力水平一般的麦田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促进穗花发育,培育壮秆大穗。对于一类壮苗麦田肥水管理可推迟至拔节初期进行,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以保苗稳健生长,稳穗增粒增重。

(三)弱苗麦田以促为主,优化群体。三类晚播弱苗春季田问管理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后趁墒及时追氮补磷,亩追施5~8公斤尿素和适量磷酸二铵,以促进春季分蘖生长;第二次结合浇拔节水亩追施尿素7~10公斤,以促进小花发育成穗。基肥用量偏少的麦田,适当开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并视情况配施尿素。缺磷田块开沟追施氮磷复合肥。

三、孕穗至灌浆期施肥管理

孕穗灌浆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施肥可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保产丰产。

(一)分苗分类酌情追肥。根据小麦长势、土壤养分状况,实施综合管理。生育后期不脱肥的麦田,不再追施氮肥;强筋或抽穗前后有发黄脱肥趋向的麦田,可结合浇抽穗扬花水亩追施尿素5公斤,延长绿叶期,增加粒重,提升籽粒品质。

(二)抗逆提质叶面喷肥。各施肥类型区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视苗情与土壤供肥情况,结合“一喷三防”,合理喷施叶面肥,综合促防。可在小麦挑旗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5次,预防干热风,防止早衰,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

四、特殊天气施肥管理

我县小麦生长过程中面临霜冻害、“干热风”等天气挑战,严重威胁小麦的生长和产量。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因地制宜做好防范。

(一)防范低温冻害。在降温前,对土壤缺墒的麦田,提前灌水缓冲降温影响,提高植株抗寒性。同时,根据需要补充喷施含氨基酸、腐植酸的叶面肥,增强小麦抗逆性。孕穗期前后发生冻害的麦田,需分类施肥补救。主茎幼穗冻死率10%以内的麦田,不必施肥。茎蘖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30%~50%的麦田,结合灌水亩施尿素7~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结合灌水亩施尿素12~15公斤。优质强筋小麦要特别加强低温冻害的防御工作。

 (二)应对“干热风”。在小麦灌浆期,当遇到“干热风”天气时,有喷灌条件的麦田,可提前喷水10立方米/亩,增加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同时,要注意选择无风天气浇灌,避免大水漫灌,防范倒伏。此外,还可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肥等,增加植株抵抗干热风的能力,保根护叶,增加粒重。

五、配套施肥措施

创新施肥方式和方法,推广撒肥机追施、无人机追肥、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模式和装备,实现精准高效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和施肥作业效率。

(一)撒肥机追施。根据不同地块生产实际,选用适宜的撒肥机施入颗粒肥、有机肥等。在施肥过程中保持机器匀速行驶,确保均匀抛撒肥料,不出现断肥的情况。

(二)无人机施肥。采用无人机撒施颗粒肥料时,通常选择在返青到拔节期或起身期的降雨前后或灌溉前进行,有条件区域

采用无人机变量施肥技术实现差异化、精准化施肥;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结合“一喷三防”,及时进行无人机叶面喷施高效水溶肥料,预防早衰、干热风等,增加粒重。

(三)水肥一体化。在有微喷灌或滴灌设施或浅埋滴灌区域,根据冬小麦需肥规律配置无沉淀、速溶的专用肥,按照“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段拟合”的原则制定灌溉施肥制度,提高水肥利用率。

(四)开沟追施。选用与播种机型配套的追肥机具,如追肥机、条播机等,进行化肥开沟浅施,追肥完成之后进行覆盖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