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丘县应急管理局2020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
2020-02-08 发布机构:yjglj 浏览次数:32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部门预算 主题分类: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文号: 索引号:679936453/2020-00728
内丘县应急管理局2020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和《内丘县财政局关于转发<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0年预算公开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内财预[2020]3号)等规定,现将我单位2020年部门预算公开如下:
一、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部门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县安全生产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和预测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发布全县安全生产信息,研究、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2)承担全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责任,依法行使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县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监督考核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综合管理全县生产安全伤亡事故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分析工作。
(3)承担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特种设备除外,包括锅炉、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下同)、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监督管理县管理的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4)依法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按照管理权限承担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准入管理责任;按照管理权限承担危险化学品企业经营准入管理责任,按照管理权限承担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管理责任,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5)承担工矿商贸作业场所(煤矿作业场所除外)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责任,按照管理权限依法承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组织调查处理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6)负责组织实施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规章、标准和规程,依法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
(7)负责组织全县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查;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8)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
(9)依法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参与较大以上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10)负责监督检查职责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情况。
(11)负责并组织指导全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负责组织特种作业人员(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外)和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12)指导协调全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社会中介机构和安全评价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13)组织拟订安全生产科技规划,组织协调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14)保障应急平台安全运行,有效保证应急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完善应急体系,有效组织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工作水平。
(15)加强我县煤矿的安全生产执法、职业卫生监管和隐患排查力度;实施全县煤矿整合关闭等整顿政策;组织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执法活动;监督指导煤矿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指导煤矿灾害防治措施的落实;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组织对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审查;监督企业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组织煤矿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项目设计审查。
加强煤矿隐患排查,提高安全监管能力,严格治理各类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
(16)组织编制全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及备案管理,组织应急演练,组织协调全县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全县安全生产、地震灾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应急演练,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加强预警和指挥平台建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17)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18)承担内丘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19)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机构设置:
部门机构设置情况
单位名称 | 单位性质 | 单位规格 | 经费保障形式 | ||||
内丘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行政 | 正科级 | 财政拨款 | ||||
办公室 | 行政 | 正股级 | 财政拨款 | ||||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股 | 行政 | 正股级 | 财政拨款 | ||||
工商贸行业安全监督管理股 | 行政 | 正股级 | 财政拨款 | ||||
应急指挥中心 | 行政 | 正科级 | 财政拨款 | ||||
矿山安全监督管理股(煤炭安全监督管理股) | 行政 | 正股级 | 财政拨款 | ||||
救灾和物资保障股 | 行政 | 正股级 | 财政拨款 | ||||
机关党委(人事股) | 行政 | 正股级 | 财政拨款 | ||||
内丘县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大队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安全生产教育中心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内丘镇安全生产监督所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大孟安全生产监督所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金店安全生产监督所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獐么安全生产监督所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五郭店乡安全生产监督所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官庄镇安全生产监督所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柳林镇安全生产监督所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南赛乡安全生产监督所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侯家庄乡安全生产监督所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
内丘县煤矿安全发展服务中心 | 事业 | 正股级 | 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
二、部门预算安排的总体情况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目前我省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收支包含在部门预算中。
1、收入说明
反映本部门当年全部收入。2020年预算收入611.3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1.32万元,基金预算收入0万元,财政专户核拨收入0万元,其他来源收入0万元。
2、支出说明
收支预算总表支出栏、基本支出表、项目支出表按经济分类和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制,反映内丘县应急管理局年度部门预算中支出预算的总体情况。2020年支出预算611.3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82.05万元,包括人员经费448.77万元和日常公用经费33.28万元;项目支出129.27万元,主要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经费、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经费、协调、监督全县地震灾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工作及应急演练、应急救援视频会议设备网络传输保障经费、政务外网网络运行经费、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工作经费、提前下达2020年自然灾害救助专项资金(冀财建【2019】305号)等;其他支出0万元。
3、比上年增减情况
2020年预算收支安排611.32万元,较2019年预算(剔除不再列入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的转移支付资金)同比增加344.6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增加249.46万元,主要原因为机构改革单位合并,人员、职能相对去年大幅度增加;项目支出增加95.23万元,主要原因为由于机构改革单位合并,工作职能相对去年大幅度增加,增加了县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专项资金、森林防火、防汛指挥专项工作经费等项目。
三、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20年,我局机关运行经费共计安排33.28万元,主要用于日常维修、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等日常运行支出。
四、财政拨款 "三公" 经费预算情况及增减变化原因
2020年,我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安排27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维费27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为17万元,公务用车运维费10万元);公务用车运维费10万元,与19年预算持平,无增减变化。公务接待费0万元。与19年预算持平,无增减变化。公务用车购置费为17万元,与2019年相比增加17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工作需要本年度配置应急救援专用车1辆。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与19年预算持平,无增减变化;
五、预算绩效信息
第一部分 部门整体绩效目标
(一)总体绩效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统筹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应急管理干部队伍,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大灾害救助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明显见效,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 "双下降" ,较大事故进一步减少,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维护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为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县、美丽内丘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分项绩效目标
1、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绩效目标:,推动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 和 "三个必须" 的要求落到实处,以 "双控" 机制建设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坚决消除事故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绩效指标:安全生产月发放宣传品3000份,高危行业二级标准化企业抽查率达到100%,安全生产建设项目审查验收完成率达到100%,隐患排查整改率达到100%,特种作业人员考试合格率达到100%,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与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合格率达到100%。
2、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绩效目标:不断优化 "六个机制" ,加快推进 "七项工程" ,建立完善综合减灾体系,做好重大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综合协调各部门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防灾减灾救灾新体系,研究建立协调联动、快速反应、高效有序的灾害救助新体制。强化灾情处置,及时落实救助资金和物资,扎实推进因灾倒损农房恢复重建工作。深入推广推进农房保险工作,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有效推进冬春救助,保障受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绩效指标:5.12防灾减灾日发放宣传品3000份,针对灾情、自然灾害损失初步情况报告24小时内报送到市应急管理局,保障全县受灾人员应急期吃穿住等生活需求,对全省因灾造成冬春期间生活出现困难的人员提供口粮、饮水、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救助的总体救助率达到90%,参加农房保险农户覆盖率达到98%,农房保险出保赔付率达到96%。
3、全面提升应急救援水平,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绩效目标:建立完善与地方有关部门相协同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统筹规划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森林和草原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等救援队伍的整体布局。进一步强化灾害救助和物资保障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灾害,救援物资能够及时运达救灾现场,保证救灾需要。加快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尽快完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的预案体系,加强预案演练,提高预案的实战性。
绩效指标:组织召开全县比武演练1次,组织培训企业管理人员、救援队、社会救援力量训练3期,购置宣传册3000册,组织2场县级防灾减灾宣传演练活动,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工作中整改率达到85%,物资维护保养覆盖率达到95%。
(三)工作保障措施
1、完善制度建设。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是持续深化机构改革,打通应急管理 "最后一公里" ,完善应急管理网络体系。二是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协调机构的职能进一步完善,形成防抗救有机结合、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查找和破解应急管理改革发展的难题,制定安全生产诚信分级分类联合奖惩措施清单,定期发布企业安全生产失信行为。
2、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建设。通过应急视频会议平台提供信息汇聚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精准监管、风险预警、辅助决策、指挥救援等能力。二是开展《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开发建设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通信系统,更新和完善应急通信指挥装备、通信装备和其他专用装备,提升现场应急指挥能力。三是健全完善危险化学品基础信息库,接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储存、使用、经营等企业监控数据,做到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及时预警,提升科学预防,强化过程管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
3、打牢应急管理基础。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 "5·12" 防灾减灾日、 "119消防宣传月" 等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应急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七进" 活动,组织开展 "开工第一课" "开学安全第一课" 网络直播活动,加强公众安全生产和应急知识普及,推广经验做法,培树先进典型,曝光非法违法行为。二是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做到 "三项岗位" 全部持证上岗,严格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全覆盖。深入开展以企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为主的应急教育培训。三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组织实施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工程,坚决淘汰落后设备。四是抓好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把标准化建设与 "双控" 机制建设有机结合,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五是强力推动安责险实施。推动各地各部门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项纳入监管重点和执法必查项,确保6月底前完成高危行业领域投保工作,充分发挥安责险的事故预防功能。
4、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一是加强绩效运行监控。遵循目标导向、权责对等、全面覆盖、突出重点、适时适当的原则,按要求开展绩效运行监控,重点关注重大专项以及支出进度缓慢、管理基础薄弱的项目,动态掌握政策和项目进展,以及资金使用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采取措施,合理利用和报送绩效监控结果,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实现。二是做好绩效自评。按要求开展上年度部门预算绩效自评和重点评价工作,对预算资金投向的准确性、安排使用的有效性、投入方式的科学性、产出效益的经济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绩效预算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是加强支出管理。为加快我局预算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促进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办法,防止出现突击花钱、违规花钱等违法违纪行为。
5、规范财务资产管理。为了维护国有资产的完全和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重点加强以下工作:(1)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登记制度,持续加强固定资产台账的建立与完善。(2)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办理固定资产验收手续时,固定资产验收小组应按照采购合同中约定的固定资产的品目、数量和标准进行验收,如有必要,可聘请相关行业专家。(3)固定资产清查管理。核实报废或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原值、已使用年限及折旧提取情况,及时向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县财政局资产处核销及备案。
6、加强内部监督。按照审计印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的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各项财政财经政策,严格履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以加强部门内部控制、建立内审体制机制和强化监督指导为重点,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第二部分 专项资金绩效目标:
1.县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专项资金
|
| |
绩效目标 | 1、保障受灾群众应急期、过渡期、冬春期间基本生活 2、全面提升参保农户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灾害救助保障水平。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补助覆盖率 | 得到补助的人员数量占应得到补助的群众数量的比率 | 100% | 数量统计 |
数量指标 | 救助人数 | 得到补助的人员数量 | ≥59000人 | 数量统计 | |
质量指标 | 物资保障受灾群众人数 覆盖率 | 已保障基本生活的受灾群众占应保障基本生活的受灾群众总量的比率 | ≥59000人 | 统计表 | |
效果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救助人群生活改善率 | 已救助人群且改善生活的群众占总救助人群应改善生活总量的比率 | 100% | 内民字(2018)1号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经调查满意对象数量占总调查数量的比率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2、提前下达2020年自然灾害救助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表
|
| |
绩效目标 | 1、保障受灾群众应急期、过渡期、冬春期间基本生活 2、全面提升参保农户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灾害救助保障水平。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补助覆盖率 | 得到补助的人员数量占应得到补助的群众数量的比率 | 100% | 数量统计 |
数量指标 | 救助人数 | 得到补助的人员数量 | ≥59000人 | 数量统计 | |
质量指标 | 物资保障受灾群众人数 覆盖率 | 已保障基本生活的受灾群众占应保障基本生活的受灾群众总量的比率 | ≥59000人 | 统计表 | |
效果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救助人群生活改善率 | 已救助人群且改善生活的群众占总救助人群应改善生活总量的比率 | 100% | 统计表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经调查满意对象数量占总调查数量的比率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3.政策性农村住房灾害保险
|
| |
绩效目标 | 引导和鼓励农户积极参保,切实增强受灾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平滑灾害引起的政府风险。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参保率 | 应参加灾害保险户数占实际参保户数的比率 | ≥95% | 数量统计 |
数量指标 | 补助参保资金到位率( % ) | 实际到位的资金占应到位资金的比率 | ≥99% | 冀财社(2017)1号 | |
效果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参保农户理赔及时率( % ) | 已理赔数量占应理赔数量总数的比率 | ≥99% | 数量统计 |
效果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享受保险补助覆盖面( % ) | 已参保享受保险户占总参保户总量的比率 | ≥95% | 数量统计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经调查满意对象数量占总调查数量的比率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第三部分 预算项目绩效目标:
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经费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 | 开展全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广大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的整体安全生产意识。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宣传品份数 | 全年发放宣传品的总册数 | ≥3000册 | 人数统计 |
数量指标 | 组织全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的次数 | 全年宣传教育培训次数 | 1 | 次数统计 | |
质量指标 | 群众对安全知识知晓率 | 通过调查群众对安全知识知晓的人员数量占总调查数量的比率 | ≥80% | 人数统计 | |
时效指标 | 及时率 | 培训考试工作安排的及时性 | 及时安排培训考试 | 相关通知文件 | |
效果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安全生产考核优秀率 | 群众合理的已采纳的建议数量占总建议的比率 | ≥10% | 人数统计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对参训人员的满意度测评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2.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经费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 | 加强机关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保障力量,有效提升安监执法力度,确保全县安全生产稳定。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执法行动次数(次) | 全年执法行动次数 | 100 | 次数统计 |
数量指标 | 办理案件数(个) | 全年办理案件的数量 | 60 | 次数统计 | |
质量指标 | 案件办结率 ( % ) | 已结案案件占总案件数量的比率 | 100% | 次数统计 | |
时效指标 | 及时率 | 工作安排的及时性 | 及时安排 | 相关通知文件 | |
效果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错案率 | 全年错案数量占总案件数量的比率 | 0 | 统计表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对参训人员的满意度测评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3.应急救援视频会议设备网络传输保障费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 | 做好应急救援视频会议设备网络传输保障,确保应急救援视频会议平台的正常运转。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应急视频会议平台网络故障次数 | 全年属于网络故障的次数 | 0 | 次数统计 |
数量指标 | 故障排除率( % ) | 全年以排除的故障占总故障数量的比率 | 100% | 次数统计 | |
质量指标 | 系统故障次数 | 系统全年运行故障次数 | 0 | 次数统计 | |
时效指标 | 及时率 | 工作安排的及时性 | 及时安排 | 相关通知文件 | |
效果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故障降低率 ( % ) | 全年故障次数与上年度故障总量相比降低的比率 | 100% | 统计表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对参训人员的满意度测评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4.政务外网网络运行费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 | 完成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工作,保障我局应急管理系统网络的正常运行,更好的做好全县应急管理工作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应急视频会议平台网络故障次数 | 全年属于网络故障的次数 | 0 | 次数统计 |
数量指标 | 故障排 除率 ( % ) | 全年以排除的故障占总故障数量的比率 | 100% | 次数统计 | |
质量指标 | 系统故障次数 | 系统全年运行故障次数 | 0 | 次数统计 | |
时效指标 | 及时率 | 工作安排的及时性 | 及时安排 | 相关通知文件 | |
效果指标 | 效益指标 | 非正常停几率次数 | 全年非正常停机的次数 | 0 | 统计表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对参训人员的满意度测评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5.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工作经费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 | 统一设立群众服务热线,受理全县非紧急类诉求。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服务热线建设情况 | 热线建设情况 | 100% | 内应急字【2019】4号 |
数量指标 | 热线工作人员培训情况 | 热线工作人员培训情况 | 3 | 次数统计 | |
时效指标 | 及时率 | 工作安排的及时性 | 及时安排 | 相关通知文件 | |
效果指标 | 效益指标 | 热线反馈情况 | 规定时限内反馈率 | 100% | 统计表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对参训人员的满意度测评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6.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和物资储备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 | 有效防御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储备物资盘点次数(次) | 当年储备物资实施盘点的次数 | ≥24 | 次数统计 |
数量指标 | 储备物资质量完好率 | 无质量问题储备物资数量占全部储存数量的比率 | ≥100% | 数量统计 | |
质量指标 | 储备物资减损率( % ) | 实际损耗物资数量占储备总数量的比率 | ≤1% | 数量统计 | |
时效指标 | 及时率 | 工作安排的及时性 | 及时安排 | 相关通知文件 | |
效果指标 | 效益指标 | 储备物资应急保障率 | 储备物资实际应急供应量占计划应急供应量的比率 | ≥100% | 统计表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对参训人员的满意度测评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7.应急救援车资金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 | 确保应急救援的资金装备的保障,购置应急救援专用车辆,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购置验收通过率 | 购置车辆验收通过数占总购置车辆数量的比率 | 100% | 数量统计 |
数量指标 | 购置合同执行违规率 | 违规的购置合同占全部购置合同的比率 | 0% | 数量统计 | |
质量指标 | 购置质量合格率 | 合格数量占总购置数量的比率 | 100% | 数量统计 | |
时效指标 | 及时率 | 工作安排的及时性 | 及时安排 | 相关通知文件 | |
效果指标 | 效益指标 | 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率 | 购置后效率与购置前效率相比提升的效率比率 | 50% | 统计表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对参训人员的满意度测评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8.聘请专家开展隐患排查经费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 | 聘请专家及时排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高危生产经营企业排查覆盖率 | 已排查企业数量占应排除企业数量的比率 | 100% | 数量统计 |
质量指标 | 隐患排查率 | 已排除的隐患数量占实际隐患数量的比率 | 100% | 数量统计 | |
数量指标 | 整治数量(个) | 全年整治高危企业的总数 | 30 | 数量统计 | |
时效指标 | 及时率 | 工作安排的及时性 | 及时安排 | 相关通知文件 | |
效果指标 | 效益指标 | 隐患整改率 | 已整改的隐患数量占总隐患数的比率 | 100% | 统计表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对参训人员的满意度测评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9.森林防火指挥部专项工作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 | 购置必要的专用设备和办公经费,组织实施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督查和重大森林草原火灾调查评估,组织协调重大灾情的应急救援工作。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灾情速报及时率( % ) | 灾情准确完成速报次数占全全部灾情数的比率 | 100% | 数量统计 |
质量指标 | 重大灾情组织、指挥、督导协调率 ( % ) | 组织、指挥、督导重特大灾情数占灾情总数的比率 | 100% | 数量统计 | |
时效指标 | 及时率 | 工作安排的及时性 | 及时安排 | 相关通知文件 | |
效果指标 | 效益指标 | 灾情处置率 ( % ) | 及时处置的灾情数占总灾情数量的比率 | 100% | 统计表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对参训人员的满意度测评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10.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与防治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 | 开展全县地震灾害救援、防治、排查与监测预警、调查与损失评估,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并负责组织开展全县地震设防、防震科普宣传与地震救援队伍的培训,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绩效指标描述 | 指标值 | 指标值确定依据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地震速报及时率( % ) | M3 级以上地震在十分钟内准确完成速报次数 | 100% | 数量统计 |
质量指标 | 重大灾情组织、指挥、督导协调率 ( % ) | 组织、指挥、督导重特大灾情数占灾情总数的比率 | 100% | 数量统计 | |
时效指标 | 及时率 | 工作安排的及时性 | 及时安排 | 相关通知文件 | |
效果指标 | 效益指标 | 灾情处置率 ( % ) | 及时处置的灾情数占总灾情数量的比率 | 100% | 统计表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培训满意度 | 对参训人员的满意度测评 | ≥90% | 满意度调查表 |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2020年,我局没有安排政府采购预算。
部门政府采购预算
| 单位:万元 | ||||||||||||
政府采购项目来源 | 采购物品名称 | 政府采购目录序号 | 数量 单位 | 数量 | 单价 | 政府采购金额 | |||||||
项目名称 | 预算资金 | 总计 | 当年部门预算安排资金 | 其他渠道资金 | |||||||||
合计 |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 基金预算拨款 | 财政专户核拨 | 其他来源收入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七、国有资产信息
内丘县应急管理局(含所属单位)上年末固定资产金额为556.85万元(详见下表),本年度拟购置固定资产总额为0万元。
河北省省直部门固定资产占用情况表 | ||
编制部门:河北省应急管理厅 | 截止时间:2019年12月31日 | |
项 目 | 数量 | 价值(金额单位:万元) |
资产总额 | -- | 556.85 |
1、房屋(平方米) | 2733.92 | 274.04 |
其中:办公用房(平方米) | 604.42 | 43.99 |
2、车辆(台、辆) | 6 | 73.32 |
3、单价在20万元以上的设备 | 0 | 0 |
4、其他固定资产 | 99 | 209.49 |
八、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省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3、其他收入:指除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 、 "事业收入" 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按规定动用的租房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4、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5、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6、上缴上级支出:指下级单位上缴上级的支出。
7、 "三公" 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的 "三公" 经费,是指省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维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维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8、机关运行费:是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9、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10、事业单位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我部门无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