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报道

水歌鸟鸣入画来

2021-01-08  来源:邢台日报 字体:  打印   

16080844135772c9af354765690012070176694cdc89616a (1).jpg

内丘县鹊山湖(资料图片 崔长勇 黄涛摄)

内丘县鹊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投资4500多万元,湿地面积由158.61公顷恢复到209.2公顷,拥有维管植物183种、动物158种,主体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

本报记者 王露橦通讯员 翟丽霍卫国

寒冬时节,内丘县鹊山湖面碧水如镜,晶莹剔透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银光。湖畔,成片的树林和芦苇丛中,不时有鸟群“扑扑”地飞起,清脆的鸣叫声划破冬日的空寂。远处,起伏的山丘和蜿蜒的河道,将这片国家级湿地公园景色映衬得如诗如画。 

去年以来,内丘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持续加大对县域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修复,特别是鹊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完成创建,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初显成效。 

保育+重建维护生态系统功能 

马河水库,又名鹊山湖,因湖绕鹊山而得名。位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马河上游的鹊山湖,是内丘县柳林镇境内的一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承担着防洪、灌溉等功能。多年来,它在干旱少雨的丘陵地区,一直以珍贵的水源、丰富的动植物等天然湿地资源,回馈着周边村镇,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威胁。 

内丘县浅山丘陵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三分之一,水资源在这里更显格外珍贵。为涵养水源、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内丘县将湿地公园建设提上重要日程。2015年,该县在获得省林业厅批准建设鹊山湖、卧龙湖两处湿地公园的基础上,着手创建鹊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丘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最大限度维护生态系统功能,保证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鹊山湖湿地公园以马河水库(鹊山湖)为主体,以上游河道、河滩为延伸,东西全长9.3公里,总面积300.16公顷。园内分布的湿地,具有太行山脉独特的典型性、代表性和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在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内丘县结合鹊山湖的自然生态特征、地域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将公园分成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5个功能区进行规划建设。其中,湿地保育区位于湿地公园东南部和西部上游河道,规划面积191.5公顷,占总面积的63.8%,以湿地植被保护和蓄水水域保护为主;恢复重建区,位于湿地公园中部,规划面积55.3公顷,占总面积的18.4%,以湿地植被恢复、生态岸坡建设为主。 

部门+乡镇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2015年,内丘县在国家林业和草

原局及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联合水务、环保、农业、旅游等25个部门、3个乡镇组成“河北内丘鹊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领导小组”,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专家在对鹊山湖周边区域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测,高标准编制《河北内丘鹊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并成立鹊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工程。 

5年来,内丘县先后投资4500多万元,对水草、树木、景观进行综合保护治理,修建拦水坝,对恢复重建区进行人工修复。同时,加强对水质、空气、噪音等内容监测,开展年度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动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种群变化等数据,为湿地公园动植物的繁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内丘县还先后对湿地周边的马河、东庞、王交台、郝交台等村庄,全部实施改厕,配套建起沼气池,村民们烧水做饭都不再用树枝、柴草。禁止挖砂、采砂,保护河道,减少人为破坏。严禁上游及周边建设污染企业,保护湖水水质。开展大规模的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 

近5年,湿地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自然+人文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鹊山湖在候鸟迁徙路线上,黑鹳、大天鹅、鸳鸯等鸟类都在这里出现过。”在鹊山湖湿地公园宣教展示区,游客认真地对照湿地文化标牌,确认刚刚拍摄照片中的鸟类品种。 

如今的鹊山湖,主体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湿地面积由158.61公顷恢复到209.2公顷,湿地率由52.8%上升到69.7%,湿地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公园内维管植物从155种、隶属于52科119属,增加到183种、隶属于56科137属。拥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动物种类特别是鸟类多样性尤其丰富,野生脊椎动物从137种、隶属于5纲25目57科95属,增加到158种、隶属于5纲27目60科110属,拥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 

如今的鹊山湖湿地公园,成为目前河北省南部距离首都北京和省会石家庄最近、邢台市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为做好湿地文化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保护湿地,内丘县创建了户外解说导视系统,并精心制作湿地公园画册和纪念品,向世人全面展示鹊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生物多样性、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鹊山湖湿地公园新建的环湖路边,野生鸟类介绍、湿地公约等各类湿地文化标牌图文并茂,所有宣教牌上都有二维码,游客用手机扫一扫,就能了解更多的湿地科普知识。 

“5年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有效保护了马河流域水资源及黑鹳、野大豆等湿地动植物资源,修复了公园内重要的湿地植物群落和珍贵鸟类的栖息地,净化了马河上游的水质,较好维护了湿地公园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了一个集湿地保护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流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内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苑胜恺说,“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科普宣教馆,培养科研监测管理专业人员,不断探索区域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