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地处太行山区的邢台内丘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培育出24个苹果优良品种和16个品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本台记者 李永倩:
进入4月份,邢台内丘县岗底村的苹果花陆续开放,果农也开始忙碌起来。经过"128道苹果标准化管理工序"的打理,全村把3500亩苹果建成了"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有力带动太行山果农增收致富。
61岁的刘春林承包了十多亩苹果园,每亩收入一万多元。老刘说,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得从1996年说起。当年河北农大的李保国教授来到岗底村,开展科教扶贫,手把手教农民苹果的种植技术。
邢台内丘县岗底村果农 刘春林:
到这会,尝到这个甜头了是不是,都是愿意好好管(果树)。
发挥科技助农作用,岗底村由村两委牵头,定期举办培训班,通过"送教下乡"170名农民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大专,有的还上了大学;2013年以来,村里先后4次组织果农参加职称评定。如今,721口人的岗底村,有169名农民有了技师职称。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的愿望在岗底变成现实。
挑上科技"金扁担",岗底村苹果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2000亩增加到3500亩;村里还成立公司、注册商标,并组建了"李保国128技术服务队",为太行山区老百姓开展技术服务。
邢台内丘县摩天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赵红卫:
都是现场来这里指导,而且他们这个岗底这里都是持证上岗,他们技术都是非常好的。
同处深山区的摩天岭村,过去也是一个贫困村,在岗底村的带领下,这里栽植苹果1200亩,绿化山场8000亩。乡亲们只管按照标准种植,果品由富岗公司收购。依托苹果产业,摩天岭村人均收入由 2021年的2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8 万元。
邢台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 杨双牛:
我们一直秉承和坚持这个为太行山人民服务,这就是李老师在世那会儿就是说,不但在岗底服务,咱还要带动,帮助太行山(区)需要咱帮助地方的老百姓,我们一直这样做。
让科技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如今,内丘全县苹果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15万吨,年产值10亿元,拥有各类经营主体40余家,先后培育了"富岗"、"福寿山"等16个品牌和24个苹果优良品种,富岗苹果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内丘县还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更多太行山区老百姓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