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首页 >  走进内丘 >  视频展示

古韵新绿 美哉柳林 ——内丘扁鹊大道美丽乡村之交台社区

2016-09-07  来源:融媒体中心 字体:  打印   

扁鹊行医故里,中国白瓷之乡——内丘,是一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圣土,这里拥有奇秀的地域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富盈的自然资源,踏上这方圣土,每到一处,都有道不尽的故事,赏不尽的美景。

这是内丘县柳林镇的古戏楼和牛王庙,它们建立在马河一处浑然天成的突兀丘台上,有数百年的群柏环绕,这丘台自古就被确立为祭台,名曰“郊台”,围绕郊台,形成的好几片村落,统一冠名郊台村,几经历史更迭,这些古村落有了一个更为现代化的名字:扁鹊大道美丽乡村——交台社区。如今这里正上演着一部新时代乡村巨变的大戏。

第一章:交台神韵

细数过交台传说和历史的人,会惊叹“这真是一片神奇的文化胜地”:发源自龙腾山的马河,有着“昔人见白马东行,次日潦水循马迹奔流”的传说,河流因白马踏迹而成,平添了一份奇幻的色彩。

据史考,作为祭祀之地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交台有一个典故,说:程子和孔子有过“倾盖而语终日”的投契,程竟得孔子的尊崇,被称为“天下贤士也”,孔子还让子路取出“束帛”相赠,这个典故就发生在这里,于是便有了郊台是孔程“交谈”的传说。

交台建庙赋予了仙气,崇拜添加了灵性。庙是牛王庙,祭拜牛王,不论原型是孔子的徒弟冉耕,还是汉末农民起义的张角,都护佑着交台世代勤劳的子孙。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村民们都会赶来祭拜祈福,古戏楼提早几天就开始为神牛唱戏。于当地村民来讲,也许这是除春节以外,最盛大的节日了。戏楼,从正面看,其建筑造型就像一只翩翩飞舞的蝙蝠,展示了“福从天降”、“遍福于民”的吉祥寓意。戏楼南为戏台,北为罩棚,现在来看就是好似包厢的观众席,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填补了我国剧场发展史上由独台到剧场的过渡空白。更为奇妙的是台底卷洞,它身兼重任,一来充当“音箱”,负责扩音效果。二来是整片台地能够科学保持水土的排水系统,为牛王庙和戏楼能够在此屹立千百年做出了杰出贡献。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明,一代代村民传承了先人的智慧,保持了淳朴的民风,在这方热土寄予祈盼、日夜辛勤,筑造着属于他们的梦想。

第二章:柳林味道

味道,可以来自天然 ,来自加工,来自追忆。这三种味道在柳林镇交台社区,我们都可以找到。

这里的丘陵,起伏不平,受到太行山和华北平原的恩赐,拥有山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给,加之特殊的土质,特别适合枣、杏、苹果、柿子、核桃的生长,尤其是柳林的枣,肉实肥厚,口感脆甜,年加工枣仁2000吨的生产,已经让这里成为全国最大的枣仁加工集散地。自然的优势融合现代农业,一个天天有鲜果,季季有收获的“百果小镇”盎然呈现,果香四溢,人们在酸酸、甜甜、沙沙、绵绵、脆脆等各种最纯粹的味道中亲吻自然,在种植、采摘、观光、畅游中与自然直接对话。

一方水土一方风情,如这里饱实的果子般,这里的人们也实在温厚,他们的食物自然也随了主人的性情。老树围豆腐极能说明这一点,吉国江是村里公认的做豆腐的老人儿,相传那手艺可追溯到清朝中期,一丝不苟的继承造就了经久不衰的品质。选择本地绝无任何添加自然长熟的优质黄豆,选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山泉水,夏用凉水,冬用温水。经历泡豆、磨浆、滤渣、点浆、压制等一套全国通用的程序,豆腐便可脱颖而出。老树围豆腐色泽鲜亮、硬实整庄、厚香劲道的奥妙在于优质取材的纯洁,点浆火候与频率的精准把握,耐心持久的压制。一碗炖煮了张耳沟粉条的肉末豆腐汤在出锅时,淋上王交台的香油,如此极致的搭配,满载了交台人的盛情,那至尊的味道只有亲历的人才能体会。

味道在一汤一饭,也在一针一线。在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所吃所穿都来自双手制造。丈夫要下地干活儿,儿子要去远方,娃娃们要穿新衣,弟妹们要上学,做妻子的、当娘的、当大姐的都会拿出针线挑灯给纳双千层底儿,一行行归整的线迹把“做人要踏实上进”的老理儿和深情的祝福都纳了进去,穿上一双合脚的千层底儿,干活儿走路都舒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一度让千层底慢慢淡出历史舞台,但在今天的柳林镇东石河村,村委委员温国标带领着80多户村民又把这份手工活儿拾了起来,打袼褙、纳底、绱鞋、定型,一边原汁原味儿地还原程序,一边增样增彩的创新款式,把老手艺做成了有乡土味道的“活文化”,化作一份乡愁久久地保存着。

第三章:美哉柳林

一幅“湖光山色两相依,古韵新绿焕生机”的画卷正在柳林镇徐徐铺开。

古村,扮上了新妆,几分古典的雅致,几分乡野的逸趣,走街串巷,犹如游历在诗画间,庭前一抹菜园,院里几棵果树,一壶香茶相伴,一段典故相传,这乡间悠然恬淡的生活无不是匆忙城里人的神往。

碧波绿荫、水天一色、曲岸芦汀、白鹭点点、渔舟唱晚的美景将在鹊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一呈现,人们可到此赏景采风,亦可体验“以舟为马,以水为田,以桥为路,以岛为家”的湿地人家生活。

在柳林园漫步垂钓,在鹊山水世界尽情欢乐,在依山而建的龙门客栈体味古朴农村风貌,眼中望尽一片丘陵风光,心中回响一曲冀南乡村小调,柳林镇交台社区已向近邻远客张开热情的怀抱。

美哉,交台,且听古戏楼与青翠苍柏的吟唱,美哉,柳林,且醉于那穿越古今、美轮美奂的盛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