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内丘县稳经济一揽子配套政策

内丘县商务局关于促消费十四条政策措施

2022-08-03  来源:内丘县商务局 字体:  打印   

一、大力促进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向政府申请对农村居民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给予一定补贴。利用国家对2.0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

二、扩大家电家居类消费。支持大型商场、电商平台等企业以打折、补贴等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和电子消费产品促销等活动,以多种形式鼓励家电、家居企业对消费者让利销售。落实促进房地产发展及租房、保障性租房等相关政策,推行公积金和商业贷款组合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带动家电、家居产品配套消费。(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三、着力打造品牌消费。重点推荐“鹊王台”白酒参加“非遗购物节”和举办大型新品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内丘消费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和县有关单位)

四、提振餐饮消费。鼓励内丘县永盛魁饭店等餐饮企业开展品牌推广,指导行业协会组织餐饮企业开展消费满减、折扣优惠、储值送大礼、储值返现、入会优惠等餐饮促消费活动,引导餐饮行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开展网上经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倡导机关干部带头自费进店就餐,活跃餐饮市场,提振餐饮消费;发放餐饮行业电子消费券,通过消费一定金额满减的方式,刺激餐饮行业复苏,提振餐饮行业消费信心。(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财政局)           

五、完善城市消费平台。鼓励2-3家连锁企业加大开店力度,重点在社区及其附近开设具有生活用品、快餐、快递收发等为一体的便利店。支持主要商圈、商业街等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供销社、县财政局)

六、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2022年,重点做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实农产品销售专柜、专区、专档,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做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完善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对设施升级改造,智能化,及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投资给予一定支持。(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供销社、县邮政管理局)

七、培育电商龙头企业。筛选网上零售业绩贡献大、电商产业带动能力突出的电商平台、电商产业园区和直播电商基地等新商贸业态建设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支持申报省级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加大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明显、拉动社会消费贡献大的限上网络零售企业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电商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支持更多园区、企业争列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财政局)

八、发展特色产业展会消费。积极创造条件兴办市场化特色展会,鼓励乐水颐品和阿尔卡迪亚酒店等高端大型住宿类企业加强营销、扩大宣传、提升服务、提高档次,努力办好各类商品促销为内容的展会,特别是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展销活动,以拉动内需扩大商品消费。(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商联)

九、促进文旅消费。着力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加快振兴疫后旅游消费,实行景区门票优惠,鼓励发行消费卡(券),引导消费跨界融合,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培育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办好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形成会展、购物、旅游、休闲消费的叠加效应,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和商业消费。责任单位:县文广旅游局、县发展和改革局)

十、推动体育消费。举办冰雪运动、三大球等各类体育赛事,营造崇尚运动的城市形象,向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推介我县的经济、社会、人文、历史和美景、美食,提升城市品位和对外开放的知名度,有效扩大体育消费。(责任单位:县文广旅游局、县发展和改革局)

十一、办好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和支持大型商场超市开展惠民促销活动,分批次向消费者发放“政府电子消费券”,“消费券”采取线上领取线下使用的方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开展“乐享盛夏”“夜经济消费季”以及“双11”“双12”等线下大型促销让利活动,引导企业开展“618”、“双11”网购节、直播电商节、村播计划等线上促销、展销活动,通过低价折扣、积分换购、团购礼包等方式向消费者送实惠,刺激商贸领域消费迅速“填谷回补”。内丘县2022年计划组织各类消费促进活动5场以上。(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指导帮扶餐饮、零售等特困行业享受国家、省、市纾困扶持工作,计划出台配套优惠政策;积极与建行、工行等金融机构对接,争取加强普惠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创新优化融资产品和服务,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向商贸流通行业让利力度,不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税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金融办、县财政局)

十三、加强财政税务支持。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优化办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落实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 (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税务局、县财政局)

十四、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全县限额以上单位“一对一”全覆盖服务机制,继续开展上限入库培育行动,摸清底数,讲透政策,做优服务,狠抓限上企业培育,进一步提高限上企业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责任单位: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