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首页 >  走进内丘 >  文化旅游 >  名胜古迹

探秘!邢台7大古长城遗址

2021-03-30  来源:邢台发布 字体:  打印   

在邢台市西部与山西交界处存有大段明长城,它位于太行山山脊分水岭上,北起内丘县的嵩都岭,南至沙河市的黄背岩,呈东北——西南走向,时断时续,时起时伏,沿太行山山脊分水岭走势,回旋穿插,高低错落,绵亘于崇山峻岭之间,这段长城被称作邢台长城。邢台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邢台境内的明长城是由多处关隘组成的。根据调查,关隘有:内丘县的鹤度岭、锦绣堂、烧梁关,信都区的马岭关、黄榆关、支锅岭、风门岭、清风岭、路罗岭、王山铺、水岭、夫子岩、黑虎关、货郎神口,沙河市的黄背岩、数道岩等近二十处,每处关隘一般由城墙、关门、营堡、官厅、敌楼、烽火台组成,建筑材料多为当地的毛石。

20210330100343.png

鹤度岭长城

0330095327.png

鹤度岭长城位于邢台内丘县侯家庄乡小岭底村的鹤度岭上,“山顶最高,唯鹤可度,故名”。上原有门楼,镶嵌“鹤度仙踪”石匾,由关门、营堡及向两侧延伸的长城组成。有月牙城,长五十丈许,高丈五尺,在月牙城北墙内侧岩石上有两处摩崖题记,一处为“万年天险”,左下方刻“周恪题”,另一处在“万年天险”左下方2米处,中间大字为阴刻竖行楷书“鹤度仙踪”,右刻寸楷“房山县知县陆宗龙书”,左下方刻“管工典史杨廷珊立”,后又刻五人姓名。陆宗龙,贵阳人,万历初年任唐山县知县,此题记为当时其在任时偕同僚到此所书。

20210330100343.png

马岭关长城

20210330095332.jpg

马岭关长城,位于信都区宋家庄乡明水掌村西偏北的马岭上,太行山最高处的白虎山(不老青山)与牛群垴之间,北距鹤度岭长城8.5公里。“马岭口,在府西北一百六十里,居民千家,山势险要,下有涧沟二十余丈,名曰鬼谷,相传为王诩(鬼谷子)藏修处,其南六十里为清风岭口,山势高耸,盛夏无暑气,二口皆有关墙,为明时戍守处,与黄榆关相犄角”。马岭关为太行五大雄关之一,东、南、北三面环山,西临深涧,中为小型盆地,平坦处可容三五百人,筑东、西二道城墙,各开一关门,南北峰巅各有烽火台,西坡有敌台,涧上有桥。沟涧之上现存单孔石拱桥为清代修建,在一块清代修桥碑上写道:“东连齐鲁,西接秦晋,别无他路可行人通往。”由此可见,马岭关有重要的地理交通位置。马岭关“旧设有东、西二门,敌楼、吊桥、官厅、营房、防守军兵”,两座烽火台分别位于北面、南面山峰上,相距约1.5公里,两座烽火台位于马岭关海拔最高处,登台瞭望,关门内外尽收眼底,发现敌情,迅速点燃烽火,及时传递情报。马岭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明代以前就筑有关隘。据《汉书》记载,韩信伐赵,沿太行山西麓北进,就曾驻军马岭关,指挥汉军作战。在关门顶上,有一通明代残碑,碑额篆书“邢州西山关隘”,碑文中有“明嘉靖……”等字,当于明嘉靖年间刻立,是修筑马岭关长城的记事碑,可见明嘉靖年间曾大规模修建马岭关长城,现存马岭关长城即是此时修筑的。

20210330100343.png

黄榆岭长城

20210330095336.png

黄榆岭长城,位于信都区冀家村乡营里村西南2.3公里的黄榆岭上,北距马岭关11公里,长城即沿山脊修建。“黄榆岭,在城西一百八十里,形险道冲,旧设有边墙、敌楼、官厅、营房、防守军兵,今废。”明初,都城在南京时,就有明朝兵将驻守黄榆关,“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土木堡之变”后,更设重兵防守于此。

20210330100343.png

支锅岭长城

20210330095409.png

支锅岭长城,位于信都区浆水乡营房台村西南3.5公里的山岭上,因附近三座山岭起伏,状如支锅,故名,北距黄榆关8公里,西与山西省和顺县毗邻,支锅岭长城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呈东南、西北走向。关门位于长城中段,门额嵌有石匾,横书“支锅形胜”,右侧三行竖书寸楷“总督蓟辽都御史杨□巡抚保定都御史孙□整饬大名兵备副史姜”,左侧刻字被毁,可辨认“□明□□”,墩台上尚存城楼遗址.

20210330100343.png

黄背岩长城

210330095506.jpg

黄背岩长城,位于邢台沙河市蝉房乡栗岩坪村西南的山岭上,西南与武安市相邻,西北距支锅岭长城20公里,为明长城要塞之一。长城大体走向为西北——东南,略呈“Z”形,总长度约2000米,是邢台境内现存最长的一处,在长城东侧保存一通明代石碑,双色线阴刻竖行“郭公关”三个大楷字,单字高30厘米,宽25厘米,右侧竖写寸楷:“直隶顺德府督工同知关西郭□□□垣。”左侧书:“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岁仲夏吉旦典史高文□□。”据《顺德府志》记载,郭公关为顺德府同知郭从路督工修建,故名。

20210330100343.png

大岭口长城

20210330095510.png

大岭口长城在邢台沙河市蝉房乡石盆村西北十多里处,东接大寨山,西接五指山,北邻信都区,修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畿辅通志》载:“数道岩口东十里为大岭口,其西三十五里为黄背岩口,皆有关墙,旧为兵防要口。”上有边墙一道,今城墙与门洞存留完好。

大岭口长城沿五指山与大寨山主峰之间的山梁修筑,墙体顺山势起伏,两端直至悬崖,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约520米,用不规则条石、白灰砌墙,内夯黄土、碎石。关门以东100多米保存较完好,高4.3米,墙基厚3.8米,顶宽3米,唯垛口已被破坏。其余长城墙体倒塌严重,残高多在0.8-2米之间。

关门位于长城中段偏西处,拱形券门,用灰砖、白灰起券,单砖规格为0.31×0.16×0.075(米),券门宽1.9米,高3.2米。在关门东侧,保存一处建筑台基,东西长6米,南北宽5米,残高1米,当为营房或官厅遗址。

在这段长城上现存两座敌台,均为毛石、白灰砌墙,内夯黄土、碎石。1号敌台位于长城东端,呈正方形,台基边长6米,残高2.5米,残顶边长5米;2号敌台位于关门西侧,亦呈正方形,台基边长5米,残高4.2米,残顶边长5米。

20210330100343.png

货郎神长城

20210330095517.png

货郎神长城是信都区与山西省交界处太行山山脊上的一处明长城关隘。此处层峦叠嶂,山高谷深,风光秀美。明代曾有驻军防守,营盘棋布,旌旗招展,乃明长城要塞之一。清代诗人宋岳在《货郎神口》一诗中写道:万峰回合此天关,坐拥旌旗月满天。岁熟定知民瘼少,时平应见羽书闲……诗人在描绘货郎神口群峰起伏,营盘棋布,旌旗招展,肃穆庄严的同时,又饱含激情地期盼五谷丰登,战事平息,人民安居乐业,读来发人深思。

20210330100343.png

邢台长城文化

邢台古长城关隘,规模宏大,建筑雄奇。城堞垛口在峰峦掩映、山岚笼罩下时隐时现,更加雄伟壮观。战时可作为边塞之防守,平时可装点山川之壮美。历代戍边武将巡逻至此抒发豪情,文人骚客游历至此即兴吟咏,留下很多诗词歌赋。明代顺德府知府李攀龙一次来此巡视,曾以《黄榆岭》为题即兴吟诗。诗中有“西来山色照邢襄,北走并州拥太行。巨鹿秋荫沙渺渺,石门寒气雨沧沧”之句。诗人以茫茫山峰,渺渺秋光,沧沧雨雾描绘了邢襄大地的秀丽风光。并展开诗思神游于晋冀平原和太行山区之间,寄发了怀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