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首页 >  走进内丘 >  文化旅游 >  邢州白瓷

邢窑博物馆:千年邢窑浴火重生

2021-06-30  来源:燕赵都市报 字体:  打印   

e4f1bc70-d0a9-4cad-a740-02724d81256f.jpg

邢窑,因地处邢州而得名,历史上窑为名窑,瓷为珍品,大多数文献都有记载。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厂,也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距今约有1500余年的历史。邢窑创烧于北朝后期,历经隋、唐、五代、宋、金、元各朝代,炉火延续近八百年,在盛唐时代达到顶峰。

邢窑博物馆位于内丘县城西北部,邢瓷大街与北环路交叉口西侧。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53亩,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高度22.5米。邢窑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由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在设计上借助唐代邢窑白瓷“盈”字款含义和圆形器物弧线“圆”的象征,具有圆满吉祥的寓意。博物馆由总序厅、公共区域互动区、临展厅和两个基本陈列组成,它由7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有致的碗形空间组成,其中两个大碗作为展厅,其他5个碗作为辅助建筑,具有采光的效果。

3d8027fc-b2ef-4278-82d1-fa8931c4b985.jpg

镇馆之宝之黄釉印花鸳鸯系扁壶

虽已退休,贾城会依旧对镇馆之宝黄釉印花鸳鸯系扁壶念念不忘。贾城会是内丘县文保所原所长,虽然博物馆的宝贝不少,但他认为这扁壶的历史价值应该更大。“印花图案在隋代瓷器的出现,是个大发现。”

记者观察到,该壶高21厘米、口径长5厘米、足径14厘米。口、颈、腹、底均呈椭圆形,宽唇扁嘴,束颈,圆形腹,足平底外撇,壶肩置一对鸳鸯系。两腹满施印花图案。外饰联珠纹,内饰葡萄灵芝纹,中间一对舞人,通体施黄釉,釉下挂白色化妆土,胎体厚重,较粗糙。施釉至足,有明显垂流,釉厚处呈褐棕色。

据专家介绍,邢窑黄釉瓷是在北朝青釉瓷基础上逐渐创烧出来的。入隋后,不但烧制青釉瓷还出现了黄釉瓷。黄釉瓷大多细腻而有光亮,呈色出现淡黄色、深黄色、黄中泛青等。该扁壶在釉下施白色化妆土,使黄釉显得更加亮堂。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五行中的土,相对应的颜色为黄色,代表皇权地位,唯我独尊。据资料显示,自隋代始,君王对黄色格外器重,寓意君主坐镇中央,指挥四方,为此成就了黄颜色被历代帝王推崇和崇尚。同时黄色也影响到制瓷业,据调查,在隋代邢窑遗址出土了较多的黄釉器物,如碗、钵、瓶、壶、盘等日用器物。有研究者认为,在隋代,工匠们多使用黄色釉色当与迎合时代潮流和市场所需有关。

据悉,该件器物于1985年5月在内丘县城礼堂北遗址出土。

fda62206-e55e-4193-8b01-d65b090cc7c1.jpg

镇馆之宝之“翰林”款白釉罐

在邢窑八百多年的烧造历史中,唐代最为鼎盛。陆羽《茶经》对邢窑白瓷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唐李肇《国史补》中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在唐代,陶瓷业在技术上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陶瓷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由于整个制瓷业技术的提高和改进,出现了大量瓷窑,而在所有的窑口中,以南方烧制青瓷的越窑和北方烧制白瓷的邢窑最受人们推崇,大体形成了邢窑白瓷“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代表了当时瓷制品的最高水平,同时著称于世。

这件“翰林”款白釉罐是邢窑瓷器中的代表性器物,其通高25.5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8.7厘米。短颈,圆肩,收腹,平底。胎白质坚。除底部,器内外均施白釉,釉质莹润。底部刻写“翰林”二字。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件器物于1987年在南赛乡集上赛唐墓出土。墓葬出土的较为完整,其他遗址出土则更多的是瓷片。

据悉,“翰林”“盈”字与唐代宫廷设置的翰林院及大盈库(百宝大盈库)有关,署这两种款识的白瓷是唐代邢窑专门为宫廷烧造的贡品,其年代当在开元以后,唐朝灭亡后不复烧造。其烧造地点在今内丘县城关一带。“翰林”“盈”字款白瓷是研究唐代邢窑生产性质及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实物资料。

另悉,1984年春,在内丘县城西的西关村和中丰洞村窑址采集到带“盈”字铭文的细白瓷残器和瓷片,从器物造型、款字风格等来看,与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盈”字款瓷如出一辙。带“盈”字款的瓷器,应为唐代宫中大盈库的定烧器,专供皇帝宴饮赏赐之用。故可以说,邢窑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官窑之一。

e72cd141-1e3a-4862-88d9-d4e5cc1cae57.jpg

镇馆之宝之白釉黑彩鹅形柄三足炉

追本溯源,鹅的造型应用在器皿上历史久矣。最起码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玉鹅,战国汉代出现了鹅形陶盒、鹅形青铜水注、鹅形三足青铜鐎斗等。随着祭祀活动兴起,作为祭祀燃香用具的香炉便随之出现。

自北朝邢窑诞生后,陶瓷业发展迅速,隋唐时期邢窑白瓷举世闻名,不但生产了各种兽类和禽类的白瓷,还生产了白釉、青釉、绿釉、黑釉、酱釉、黄釉、三彩等三足器物,主要有炉、罐、盂、粉盒等器物,唯独鹅形三足炉造型十分罕见,引起古陶瓷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并啧啧称赞。

这座存放于邢窑博物馆内的白釉黑彩鹅形柄三足炉,高17厘米、口径14.5厘米。圆唇,折沿外侈,沿面内曲,直腹,圆底,腹侧置曲形鹅首柄,似引颈高歌,头略倾斜,与对称的另一端口沿部附六瓣叶形装饰,象征鹅尾,尾上端置圆环,已残。底附三个高扁蹄足,亭亭玉立。白灰胎,坚致,通体施白釉,白釉泛灰黄、木光,嘴、额及眼点缀黑褐彩。

该炉为传统拉坯成型,其中鹅头、颈、尾及三足均为模具制成,再手工粘贴于炉身,造型特别传神。

鹅,古代又称为舒雁,《尔雅·释鸟》云“舒雁,鹅。”看来我国养鹅的历史已有6000多年。因鹅有灵性,人们倍加喜欢。在唐代古诗词中关于鹅的诗句亦有很多。随着历史的变迁,鹅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家禽,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在隋唐时期佛教盛行,曾将鹅作为神物,据《央崛摩罗经》记载:“尔时,世尊犹如鹅王,庠行七步。”

邢窑工匠借助白瓷的特性,选择鹅的造型,满足佛教用品,迎合市场需要,尚用黑褐彩点缀,更显鹅的神韵。这件鹅形白釉三足炉的出土,为研究唐代佛教兴盛及邢窑造型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漫长的浩瀚星河中,这三件器物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其背后所呈现的那场土与火的相灼,却让后人们感喟至今。据悉,邢窑的范围和与其齐名的越窑一样,跨州连郡,是一个庞大的窑区。在这个区域内,窑厂林立,窑火通红。运输燃料、瓷土和精美瓷器排成的长队,宛如一道彩带,飘落在邢襄大地。曾有观者感慨:看到那一件件文物,仿佛又看到了车水马龙的运输队伍、星罗棋布的窑厂作坊和繁忙火热的生产场景。“我们不得不感叹先民们的智慧,正是由于他们的发明创造而成就了中华瓷国之美誉,开创了世界瓷器时代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