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 陶瓷篇丨邢窑:透影寻踪2024-08-08
- 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 陶瓷篇丨邢窑:古韵新风2024-08-08
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河北,历史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陶瓷无疑是燕赵大地上最璀璨的非遗文化瑰宝之一。
陶瓷,是人与泥土的关系,是水与火的艺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符号之一。
从类银似雪的白瓷鼻祖,到温润华贵的定窑珍瓷,从博采众长的井陉窑,到自由奔放的磁州窑……一连串河北名窑名瓷,书写了半部中国陶瓷史。
本报今起推出《大河之北·河北非遗文化解读》之陶瓷篇。让我们从陶瓷开始,讲述河北非遗的前世今生及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故事。
非遗名片
邢窑:白瓷鼻祖
2014年,邢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邢窑,中国白瓷的发祥地,因地处古代邢州而得名。现存遗址主要分布于今邢台市内丘县和临城县域内,也零星分布于邢台市区以及石家庄市高邑县等地。
邢窑始烧于北朝,至唐代最盛,衰于五代,终于元代。
邢窑白瓷胎质坚实细腻,颜色类银似雪。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瓷器以青瓷为主的局面,逐步形成了“南青北白”格局,更奠定了中国瓷的“白”之底色,被誉为“中华白瓷鼻祖”。
本报记者 魏雨 朱艳冰
中国瓷器的底色
7月10日,河北省临城县邢窑博物馆展厅的一角,摆放着两件瓷器——白釉皮囊壶和白釉执壶,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莹润如玉的光泽。
“这两件瓷器是目前发现的邢瓷中的代表作。”国家级非遗项目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忠,曾亲手修复这两件标本。他说,这两件标本胎质细密坚硬,白度很高,历经千年仍然焕发着光彩,“与文献中记载的唐代邢瓷‘白如雪’的特点十分吻合”。
白色,是基色。天上的白云、飘落的雪花、盛开的白花,自然中的白无处不在。白色,本应是天赐之色,但追求陶瓷之白,却曾历久而不可得。
夏商以降,从瓷器在这片土地上起源开始,在很长时间里,青瓷都是唯一的瓷类品种。直到北朝晚期,白瓷登上历史舞台,才打破了这一局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丘、临城以及邢台市区、石家庄高邑县陆续发现的窑址,印证了以往只在史书中记载的邢窑所在。之所以叫邢窑,是因内丘等地在古时隶属邢州管辖。
白瓷的诞生是瓷器史上的里程碑,人们第一次得到所求之色。邢瓷也被誉为“中华白瓷鼻祖”。
“在中国陶瓷史上,青瓷变白瓷是一个飞跃。”对邢窑白瓷的历史地位,中国陶瓷考古研究专家叶喆民曾说,邢窑的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划时代的。
“如今,白瓷已司空见惯,但在1500多年前,人们根本不知道陶瓷是否可以烧成白色。”邢窑白瓷传统工艺恢复完成人刘付生说,无论陶瓷釉色创造出多少种颜色,白色无疑是最早的追求。
7月15日,内丘县邢定瓷业有限公司迎来一位老熟人——景德镇陶瓷客商李二白。他已经连续三年专程前来采购瓷土。
“内丘一带陶瓷原料纯净,瓷土铁质含量低,烧出的白瓷成色好。”李二白带回景德镇的内丘瓷土,不但用于自家陶瓷厂生产,其品质也得到景德镇其他客商的认同,他们纷纷请李二白做代购。
邢瓷之白,确实离不开大地的馈赠。
“瓷器呈现出的颜色,取决于瓷土中铁的含量。瓷土中铁的含量大于1%,瓷器烧制出来是青色的,如果铁的含量大于5%,则会呈现出黄色。若要呈现白色,铁的含量必须小于1%。”刘付生说,在古代,即便铁质处理工艺没有那么发达,内丘一带开采的瓷土中,铁含量仍小于1%,这是邢窑能烧出白瓷的一个主要原因。
邢窑的诞生,又不仅仅这样简单。邢瓷之白,是一代代邢窑工匠对白色不懈追求的结果。
内丘邢窑遗址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保存了完整的古窑炉,其布局结构和烧制流程,显示出陶瓷制作技艺的独特之处。
自然的馈赠加上匠人们在形制、烧造方法上独具匠心,一抔瓷土就这样变成了胎体轻盈、洁白如玉、叩击有声的白瓷。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黄信说:“白瓷之白,得来不易。”
以隋代透影白瓷为代表的精细白瓷横空出世,不到100年,邢瓷完成了从青瓷到成熟精细白瓷的转变,邢窑成为我国最早生产白瓷的中心窑场,并引领一时之风尚。
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这样评价邢白瓷:“改变了陶瓷仅有单一青色的状况,丰富了陶瓷的色彩,打破了南方瓷一统天下的局面,自此,青瓷和白瓷并驾齐驱。”
“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在唐代诗人元稹笔下,邢白瓷因胎质细密、釉色洁白晶莹成为士大夫阶层把酒品茶时钟爱的雅器。
即使是出于审美惯性而对青瓷偏爱有加的茶圣陆羽,也不得不在其《茶经》里用类银似雪来形容邢瓷之白。
白色是最纯粹,亦是最丰富的颜色。它代表着高雅纯洁,成为中国人生活、艺术和精神世界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邢白瓷的出现,对后世瓷器发展影响深远。它以其洁白无瑕为后世中国瓷器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提供了理想的背景,使得种种精美装饰和色彩在白色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明亮。
“日后青花瓷、彩瓷的出现,以及瓷器上的刻花、描摹,无不以白瓷为基础。”张志忠说,时至今日,白瓷仍是瓷器的主流,无论是作为实用器皿还是艺术品。
白色,由此成为中国瓷器的底色。
追求极致的雄心
7月18日,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展厅,一件邢窑白釉瓷双鱼背瓶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
细看之下,其白,其精,其巧,令人过目难忘。其连体双鱼的简约造型,纯净素洁的颜色,洗练的线条,都透出素朴自然之趣。
无独有偶,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打捞的唐代“黑石号”沉船上,也有一件双鱼造型的白釉瓷器。
海上丝绸之路的这艘沉船装载着67000多件中国瓷器,包括数百件北方白瓷,其中一部分是器型规整、胎薄釉润的细白瓷,一部分是胎粗釉浊、施以化妆土的粗白瓷。
人们惊讶地发现,经过海水的千年浸泡,那些邢窑细白瓷的胎釉居然仍未剥落。
邢窑白瓷技艺之精,可见一斑。
追求白色,本就是追求极致的过程。小小瓷器,承载着中国工匠纯粹、执着、坚毅的精神内核。
在邢台市信都区西坚固村和内丘县城关一带,有邢窑最早的遗址。在这里,发现了北齐时期的瓷器、窑具和废弃的灰坑等,其釉的特点是青中多泛黄,少数泛白。
张志忠介绍,北朝的工匠们继续降低并控制胎釉原料中的含铁量,烧制出了一种不同于青瓷但依稀可见青瓷痕迹的白瓷,进而经过不断尝试去青,最后终于在制瓷工艺上完成了青瓷向白瓷的过渡。
隋唐时期,邢窑白瓷的烧制技法更加精湛。邢窑规模迅速扩大,不但白瓷质量提高很快,而且由最初的粗白瓷逐渐向精细白瓷过渡。
作为佐证的是,这一时期窑址中出土的邢窑窑具里,出现了较多的蘑菇形窑柱、喇叭形窑柱和筒形匣钵等。
创造性地使用高温烧制技术,邢窑率先烧出了质地坚硬、釉色纯净、光泽柔和的成熟白瓷;使用匣钵这一工具,避免了烧制时瓷器受到落灰成釉的影响,确保了釉面的洁白无瑕,为白瓷工艺带来了重大进步;匠人们发明了脱胎工艺,通过制作薄胎瓷器,使得瓷器更加轻盈且透光性好,并为后来的景德镇青花瓷和其他薄胎瓷器奠定了基础……正是这些窑址窑具,在向后人无声宣告那个时代追求美、追求极致的雄心和志向。
经过工匠们不断创新,至隋唐,邢窑白瓷的烧制技术被推向顶峰。
1985年底,内丘县文物部门在县域内先后找到了28处古窑址,并发现了专供唐代宫廷的“盈”字款瓷器。
到唐代中晚期,邢白瓷已达到“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普及程度。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代,文化性格张扬、奔放。无论是灿若星河的诗词华章,还是气势恢宏的宫廷乐舞,抑或华贵瑰丽的殿堂壁画,无不呈现肆意的蓬勃朝气。在这样热烈张扬的底色下,对白瓷的追求,却丝毫不显得突兀。
邢窑经典器型中,翰林罐值得一说。它短颈、丰肩、鼓腹的造型,尽显端庄、大气,有大唐盛世的气韵。然而,翰林罐在色彩上并没有追求绚丽,反而通体施白釉,以一种简约利落、宁静素雅的白呈现给世人。
这样的白,是大气之白,包容之白,自信之白。
40多年来,随着邢窑窑址不断被发现,邢窑的历史面貌终于被揭开——在其兴盛之时,邢窑拥有一个绵延百里的庞大窑区,而如今的内丘县城地下,一大半都是古代窑址所在地。
此外,浙江、广东等大型墓葬中发现过邢窑瓷器,唐代著名的港口扬州也出土过不少,甚至在日本、埃及、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国家也出土过邢瓷。
可以想象,看似简单素雅的邢窑白,在当时所呈现出的勃勃生机和进取精神。邢窑如何从太行山前走向大唐国都、走向大洋彼岸,也正可由此揭示。
(本报记者李斌,本报通讯员翟丽、王永周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 关
破解邢窑窑址之谜
唐代晚期,邢窑逐渐衰落。至元代,在烧造近千年后,邢窑淡出历史舞台。其后的几百年,邢窑的窑址所在地慢慢被遗忘,成了一个谜。
新中国成立后,陶瓷专家和文化学者从未停止对邢窑的寻找,但一直未得到答案。
1980年,临城县第二轻工业局组织成立了临城县邢瓷研制小组,开始寻找邢窑窑址。
从夏到秋,几个月的寻找一无所获。直到1980年10月4日,小组成员陈二印和林玉山等一行在祁村和西双井村发现了三处窑址。更令人兴奋的是,他们不仅捡到了粗白瓷,还发现了洁白如雪的细白瓷。这是邢窑考古以来,人们第一次发现具有典型唐代邢瓷特征的细白瓷。
得知消息后,傅振伦、叶喆民等陶瓷大家专程从北京赴临城县进行实地考察,并召开了座谈会,基本认定祁村、西双井村窑址即为唐代邢窑遗址。
至此,困扰人们多年的邢窑窑址之谜似乎找到了答案。
然而,兴奋之余,很多谜团依然困扰着学者和考古工作者。
“内丘白瓷瓯”“烘透内丘瓶”……很多历史文献明确记载邢瓷出产于内丘,为什么邢窑窑址却发现于临城?
带着这些疑惑,1983年冬,内丘的文保工作者开始在县域内寻找邢窑窑址。
经过近两年的调查,到1985年底,内丘县文物部门在县域内先后找到了28处古窑址。窑址中,发现了大量精细白瓷以及专供宫廷的“盈”字款瓷器。
此次发现,证明唐代邢窑中心在内丘,之前发现的临城窑址是邢窑的一部分。
此后,在邢台市区及石家庄高邑一带也陆续发现了有邢窑特征的窑址。这些发现说明,内丘及其邻县存在着大量彼此相连的窑址,邢窑在其兴盛之时,是一个绵延百里的庞大窑区。
邢窑窑址之谜彻底解开。
文/本报记者 魏雨 朱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