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内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两千多年的历史,孕育出“扁鹊”和“邢白瓷”两大文化名片。内丘是华夏中医鼻祖——扁鹊的行医圣地、生前封地、逝后安息之地,扁鹊文化发祥地。内丘扁鹊庙是全国12个扁鹊庙中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纪念祭祀扁鹊的建筑庙群。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十月初一扁鹊庙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万的游人、香客云集扁鹊庙纪念、祭祀扁鹊,由此形成了内涵深厚、历久弥新的扁鹊中医药文化。2019年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内丘是邢窑白瓷文化之乡。邢窑最早烧制成了白瓷,内丘古城在隋唐时期是闻名全国的瓷都,中国陶瓷史“南青北白”的“邢白瓷”文明发源于内丘,创造了我国陶瓷烧制技术的最高水平。唐代中期史学家李肇在《国史补》一书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2012年,内丘新发现的邢窑遗址成功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填补了邢台历史上的空白,确立了内丘县作为“邢窑遗址,白瓷故乡”的历史地位。依托邢窑遗址,建成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邢瓷文化体验馆,“三馆”合一,省内独有、全国无双。凭借“扁鹊”和“邢白瓷”两大文化名片,内丘县被评为“中国邢窑文化之乡”和“中国扁鹊文化之乡”。此外,内丘还是被孔子称贤、与之倾盖而论的大思想家程子的诞生地;“古二十四孝”郭巨埋儿得黄金的故事发源地……...
了解详情“类银似雪,透影如蝉”,邢窑——中华白瓷的起源,自1980年遗址惊世重现,到2012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再到如今年产4万余件文创精品,非遗技艺+国潮设计,邢窑正以全新姿态走进生活。内丘县人民政府
邢台市大力推动邢白瓷文化产业振兴传承千年文脉叫响“瓷都”品牌□本报记者闫德见邢窑是我国古代生产白瓷的著名窑场之一,因地处古代邢州而得名,现存遗址主要分布于邢台内丘县和临城县。邢窑白瓷创烧于北朝,鼎盛于唐朝,有“中华白瓷鼻祖”之称。宋元时期退出制瓷业中心,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唐代邢窑遗址才重见天日,技艺得到恢复,逐渐走进当代人视野并再度熠熠生辉。“今年,我市深入推进‘文化兴市’战略,一体推进邢窑白瓷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创新性发展。”邢白瓷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推进组成员、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赵敬介绍,该市聚焦完善产业链条、破解生产瓶颈、叫响“瓷都”品牌等6个方面28项任务,着力把邢窑白瓷打造成展示邢台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发展文旅文创产业的有效载体,推动邢白瓷产业振兴。项目上新,激活发展动能8月15日,内丘县中国邢窑·大盈坊已现雏形,接待中心、白瓷厅、通用车间等主体建筑建设完成,工人在同步推进地下管网铺设和室内装修。“按照目前进度,9月中旬研学区域就能对外开放,年底前达到烧制条件。”项目施工负责人葛辉军介绍,该项目兼具邢白瓷文化传承创新、研发生产
沿着高速看太行,我们驶离临城县后进入内丘县,临城南站和内丘北站相距约10公里,不用10分钟即可开启新的旅途,在这里我们将会邂逅太行山最险要的模样,在山水间感受历史的脉动。记者:张海江申学娜李海毅韩云青吕晓东靳力鑫李旺邵逸康媒体支持:内丘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