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内丘扇鼓舞是主要集中在内丘高望、张村、黄釜村等村的一种民间舞蹈,因表演时一边舞一边击手中的扇鼓而得名。扇鼓源于宋、金时期,萨满教在娱神时,通过特制的扇鼓与神灵进行沟通(俗名为下假神)。经过历代不断改造完善,逐渐成为内丘影响深远的传统的民间歌舞剧种(民间称‘扇鼓腔’)。扇鼓腔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主要活跃在金店镇、大孟镇、南塞乡。
扇鼓舞主要集中在春节期间和喜庆的日子表演,一是娱人演出,二是娱神演出。表演形式一是沿街行走,边走边舞,队形不断变化;二是固定场合表演,边舞边唱,表演故事情节。
主要剧目有:《下假神》《过江》《打鸟》《杨二舍化缘》《王小赶脚》《花厅会》《十二月》《接总兵》《接天兵天将》《杨家将》等剧目。
扇鼓是扇鼓舞的主要道具。扇鼓也叫云牌,由鼓面和鼓柄组成。
鼓面是一个直径约25公分的圆铁环,贴上羊皮。讲究的扇鼓,羊皮上还绘上花草等图案。
鼓炳是一个长约30公分的铁棍,顶端是三瓣梅花铁环。铁环上串9个圆铜圈,打起扇鼓爽朗爽朗清脆悦耳动听。因扇鼓整体像一把团扇,因此名为扇鼓。
扇鼓表演的另一个道具是荆鞭或木棍,约长50公分,缠上几束红缨或红布,类似戏剧舞台上演员用的马鞭,俗名马鞭。
扇鼓和马鞭是鼓手表演的万能道具,根据鼓词和故事情节,二者可充当表演的各种道具,做出各种表演动作。
打扇鼓的动作多变,从队形和整体动作上说,有:走圆场,老龙摆尾(走S形),搭天桥,遛马,摇船,抬轿,二郎穿梭等。
从单人舞姿上说,有:敬德背剑,小白龙缠腰,雪花盖顶,二郎担山,摇耧撒子,斟茶倒酒,对梨花镜和反背击鼓等动作。
扇鼓灵活多样,娱乐性强。表演时,不受人数、年龄、性别限制。但多以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为多。扇鼓舞表演人数不限,但必须成双。演员化妆成生末旦丑等角色。一般以八人至十人搭班子围圈进行,也可以十几人或者更多人表演。根据表演人数多少,唱词、情节和角色可增减变通。最大、最多数每年三月初一扁鹊庙会,各路舞队云集扁鹊庙,在扁鹊庙前、奶奶庙、玉皇庙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鼓声不断,歌舞达旦。
娱人表演。扇鼓舞参加表演的都化妆成古戏文中的生净旦丑角色,穿着戏装,在大街上边走边表演。队伍前面是抬着大鼓,年轻小伙子,挥动鼓槌,擂敲大鼓,凯旋大鼓发出震天动地的“咚,咚,隆咚咚”。凯旋大鼓后面是扇鼓队。一个个年轻靓丽的少男少女穿绿衣红裳,手持扇鼓,沿街走来。清秀俊俏的少女踩着鼓点缓缓而行,边走边敲起扇鼓,舞动三环,发出“唰啦啦,唰啦啦啦”,“当哧,当哧,当当哧哧当哧,当当哧当哧”,有节奏的响声。随着节奏,少女脚步迈动,左手叉腰,右手甩动鼓捶,脚跟拧地,一步三颤,左回右旋,碎步前移,飘逸阿娜。青年小伙子扇鼓上下晃动,身体左右摇摆,飞步屈尊,左腿弯曲,双腿交叉,上下起伏,晃晃悠悠,剽悍粗犷,柔中有刚。整个行进队伍,大圈套小圈,小圈联大圈,一圈扣一圈。圈中有圈,圈圈转动,变化莫测,令人赞叹不已。
表演除了边走边表演外,还有固定的场地进行演出。演出时,加进了唱腔并有唱词。大多是传统古代戏文剧目。唱词的内容大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演员在表演时,分别化妆为生、旦、丑。其中,旦角引人注目。旦角右手持扇鼓,左手拿手绢。动作变化多端,委婉大方,轻巧柔韧,脚步行动以脚跟为主,身材细柔,脚步灵活。生角左手拿扇鼓,右手持鼓槌,边敲边舞,并伴以合唱。整个场面情绪极其热烈。
娱神表演。如张村的请城隍爷。正月二十日早上,扇鼓队要到村南岗上接城隍爷。届时,在会首的率领下,四个壮汉担着供桌,供桌上摆放着供品。其后,有八个人抬着的大轿子,那是供城隍爷坐的。大轿后是彩旗队,仪仗队和扇鼓队。还有高跷队等随后。在城隍庙前,会首上香叩拜,将城隍爷请至轿中。顷刻,鞭炮轰鸣,鼓乐齐奏,舞队狂舞,人群沸腾。然后,吹吹打打,边歌边舞,护卫着城隍爷回家。将城隍爷护送至村庄的城隍庙,人们进行祭祀叩拜,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祭祀完毕,扇鼓队和各档花会开始打场表演,此活动从上午开始至午夜方至。
不少信男信女掌握了扇鼓的敲打鼓点和舞蹈唱法。这些信男信女多以女性为主,她们组织扇鼓队或者个体,在祭拜庙宇、寺院时,为人们进行娱神扇鼓表演。有说、有诉,多是对神灵的祈求内容自己编造唱词,唱词通俗易懂。内丘人称这些人为“善友”。内丘扇鼓逐渐普及开来,成为内丘独特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2009年,内丘扇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李琳 韩秋长
图片:刘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