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河北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共有12位非遗传承人成功入选,涵盖传统医药、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多个领域,其中内丘新增两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至此,我市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增至76名,非遗保护传承队伍持续壮大。
据悉,本次新入选的12位传承人及其代表项目包括:内丘县灵鹊正骨疗法赵小清、赵顺江;新河县邱氏正骨疗法邱增虎;南和区韩氏中医骨伤科韩冰;广宗县广宗太平道乐王国令、张永强;信都区梆子腔王书花;沙河市皮影戏秦乐琴;隆尧县吴氏太极拳张艳坤;任泽区王其和式太极拳王俊堂;巨鹿县手织汉锦邱敬双;南宫市传统木雕焦永娟。
内丘县灵鹊正骨疗法起源于元代内丘扁鹊庙道士院,由院内道士代代相传,清末传入民间。经数代传承,第五代传人赵林芝总结形成“灵鹊正骨双十六法”,整理72篇正骨秘方,构建起“正骨手法+方剂”的完整理论体系。
该疗法的非遗申报遵循逐级推进原则,2017年列入县级非遗名录,2019年先后晋升市级、省级非遗项目。如今已传承十代,现有传承人32名,其中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3人,还获评“燕赵老字号”等称号。
作为非遗的核心承载者,赵氏兄弟的入选意义重大。他们将接力传承这一传统技艺,不仅助力灵鹊正骨疗法的活态延续,更对弘扬扁鹊中医药文化、推动传统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据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核心所在。此次新增的12位传承人,均为各自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认定将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生力量,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地方文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