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报道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内丘:打造好生态 创造好生活

2020-08-24  来源:掌上邢台 字体:  打印   

岗底村的苹果园硕果累累,扁鹊药谷的中草药清香遍野,天和小区的易地搬迁单元房洁净温馨,小辛旺村的樱桃树蓬勃生长……初秋时节,从内丘的山区至平原一路走来,感受到基层群众各式各样的幸福生活。

在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进程中,内丘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立足县情实际保护和发展生态、创新扶贫措施、建设“三宜”“三清”好环境,助力广大群众奔小康。

岗底村“土地延包,能富我家三代人”

8月19日上午,走进侯家庄乡岗底村,随处可见挂满果实的苹果树。再过几十天,霜降节气一到,这些苹果就会被买家上门收走。果农杨增林说,他家果园里80%的苹果都不用自己找销路。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杨增林开过车、卖过煤,吃过柿子皮、糠炒面,做梦都想带着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上世纪末,岗底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治荒山,种林果,通过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培育果树、锻造品牌......一系列符合本村发展实际的生态建设和品牌运作模式,使昔日的荒山、秃岭、人均收入不足80元的小山村,变成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同发展的“花果山”和“聚宝盆”。杨增林第一个在村里注册了家庭农场,走上规模化种植果树之路。

如今,杨增林的农场年产干鲜果品7.5万公斤,每年纯收入都在30万元以上。“土地延包,能富我家三代人。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这个政策太好了!”杨增林说,他的农场开发空间大,还能扩种富岗苹果1000多棵,“让我再经营20年,年收入100万元没问题。”

2019年,岗底村人均收入达到4.5万元。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太行山区周围种植苹果面积5.8万亩,2万多名果农人均年增收2700元以上。

扁鹊药谷“农田变药田,荒山变绿山”

位于柳林镇西杨寨村村南浅山丘陵区的扁鹊药谷,中药材花海姹紫嫣红,沁人心脾。

内丘是扁鹊行医圣地,气候、土壤条件都适宜中药材生长,西杨寨村群众也都有种植药材的传统习惯,“扁鹊药谷”因此得名。

“以前家里守着几亩麦地,收入少。这几年,农田变药田,荒山变绿山,我每天在基地打工,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和贫困户分红,一年下来,能挣将近两万元哩。”在项目基地打工的贫困户杨小山扳着手指算经济账,越算越有精神。

扁鹊药谷项目遵照互惠互利原则,与当地农户建立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建设中药材和林果生产基地,吸引农户参加基地生产劳动,增加工资性收入。

去年一年,扁鹊药谷生产经营收入825万元,实现净利润295万元,带动周围农户增收312万元。

天和小区“房子换了,生活也彻底变了样”

“十三五”期间,内丘县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6户811人。大孟村镇十方村的王永红一家,就是这306户之一。

现在,内丘县城天和小区一套125平方米、三室两厅的单元房,是王永红的家。“房子换了,生活也彻底变了样。”王永红告诉记者,这里离县医院骑车不到10分钟的路程,太方便了。

2010年,王永红出生不久的儿子得了一场大病,她和丈夫带着儿子辗转各地求医看病,本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变得负债累累,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次去医院,王永红都是和家人先用轮椅把孩子推到村口的公交站,然后坐40多分钟的公交车,下车后还得推着轮椅步行将近20分钟。即使是在寒冬腊月,一趟下来,王永红也总是大汗淋漓。

去年,王永红在县里的帮扶下学习电商技能,打理淘宝服务站,实现月收入2000多元。县里还通过低保金、残疾人补助、代缴医疗保险等一系列帮扶措施,为她全家的生活兜了底。

“房子不小,收入不少,生活方便。”王永红说,现在的日子就是她想过的日子。

小辛旺村“环境美了,村民的生活也要美起来”

8月的小辛旺村,瓜果飘香,树木蓊郁。走进这里,俨然走进一座城市庄园——水泥路面平整洁净,白墙红顶的民房整齐划一,黄色的天然气管道有序延伸至各家。

村党支部书记王延昌回忆本世纪初的小辛旺,那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垃圾能堵半条路,有的地方连三轮车都过不去。”随后不到半年,5米宽的环村主路完成硬化。不到一年,小辛旺村不仅完成了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还完成了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获评河北省美丽乡村,之后,又获评全国文明村。

“环境美了,村民的生活也要美起来。”王延昌说,小辛旺人努力把环境优势变成发展优势。从50户村民手中流转310亩沙荒地,建设6个高标准温室大棚,引进优质樱桃、草莓、葡萄品种,由本村村民种植管理,一年下来,仅靠水果采摘一项,平均一个棚就净赚8万元,全村人均年增收3000元。

眼下,村里还规划建设了千亩樱桃园,打造樱桃小镇,发展小果大产业。小辛旺人的腰包鼓起来了,接连建起一座座美丽庭院,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每天吃完晚饭来街里遛遛弯,孩子们学会儿轮滑,每个月还能看两场电影,蛮幸福的。”村民王朋雪说。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露橦 通讯员 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