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内丘党史故事 | 党政军民互济渡饥荒

2021-05-24  来源:融媒体中心 字体:  打印   

内丘县抗日根据地与整个太行根据地一样,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在抗战进入困难阶段的1939年至1943年,地瘠民贫,又无积蓄的内丘抗日根据地,出现了连年的灾荒。加之日伪军疯狂野蛮的“蚕食”“扫荡”“清剿”,天灾敌祸交织在一起,危机重重,使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党政军民团结一致,以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与天斗、与敌斗,最终扭转了局面,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在1939年7月,内丘抗日根据地遭到一场突如其来特大暴雨袭击,造成众多群众缺粮断炊。1940年的春荒刚过不久,1942年到1943年又发生连年自然灾害,对抗日根据造成严重威胁。

面对严重的灾荒和经济困难,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了以杨秀峰为主任委员的太行区旱灾救济委员会,统一领导边区的抗灾救灾。中共内丘县委、县抗日政府在上级领导下,带领群众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与灾荒进行斗争。为减轻群众负担,机关、部队压缩吃公粮人员,并通过生产自给解决机关部队办公费用,并号召广泛采集代食品。在“多吃糠菜,少吃粮”“细水长流”的口号下,到1943年,仅县政府各机关度荒就节省小麦1925斤,救济了驻地受灾群众。到1943年5月,抗日根据地各村和敌占区部分村庄还成立群众性的生产救济会组织。此外,内丘县抗日政府还通过向敌占区发展,从开展对敌经济斗争中获得粮食,补充根据地。1942年执行“敌进我进”后,下半年开始在敌占区征派公粮30多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