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温馨提示:本网站已实现河北省内政务服务一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并完成中级以上实名认证,即可正常登录本网站。

首页 >  走进内丘 >  文化旅游 >  邢州白瓷

邢窑佛教造像艺术的形成与影

2021-09-13  来源:内丘文艺 字体:  打印   

邢窑佛教造像艺术的形成与影

作者/姚 远

从20世纪起,中外学者就开始注意到对邢窑的研究,邢窑遗址的发现加速了这个进程,时至今日对邢窑白瓷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人们陆续对它也有了许多认识,邢窑成为白瓷的代名词,提起邢窑人们想起最多的就是白瓷艺术。其实,除了白瓷产品以外,邢窑还烧制了大量的三彩、高硬质的白陶,但认识和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特别是邢窑烧制的佛教造像艺术品更是鲜为人知。可以说邢窑白瓷的成功创烧,在历史上影响巨大,唐代时就和越窑青瓷并称,被誉为“南青北白 ”,但它的耀眼光彩在吸引人们注意的同时,也遮蔽住了邢窑生产的其它艺术品的光辉,从而使得邢窑佛教造像艺术一度被忽视和遮蔽。

一、邢窑遗址的发掘和邢窑佛造像的发现

三十多年来,各级文物部门共进行过4次不同规模的考古发掘,每次均有新的收获。其中第四次对内丘县粮贸大厦邢窑遗址的发掘,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次发掘不仅出土多座北朝至唐代窑炉,还有相当密集的灰坑、灰沟、古井、墓葬,出土的瓷器和窑具残片更是多得惊人,其中仅完整和可复原器物就超过2千件,器物种类包括砖、瓦、陶、素烧、三彩、瓷、铜、铁、骨器以及窑具等,重要的是此次还发掘出不少陶质佛像的残片,这为邢窑佛造像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最直观、最宝贵的资料。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综合来看,现所发现的邢窑佛教造像绝大多数都出土于窑址之中,而且数量众多,分布广泛,造型优美,制作精良。可惜完整的很少见,大部分都是残片,和其他瓷器碎片混杂在一起,应是烧制不合格或者破损后集中填埋的。这一瓷场的烧制时间很长 ,时间跨度从北朝一直到唐朝以后,可以说是见证邢窑的兴起、鼎盛直至衰落的一个典型。佛像体现出一下几个特征从材质上看,这些佛造像基本都是用瓷土模制后素烧而成,其中少量造像有施釉或施朱砂现象(或痕迹),也有彩绘挂金的情况。由于瓷土成分和烧制温度等原因,形成白陶佛像和红陶佛像,还有部分由于烧造温度过高已经形成瓷化的青灰色硬质瓷佛像。出土佛像的一般体型较小,加上底座,多数通高也不超过30厘米,小的仅10厘米左右。佛像形式上主要有龛式佛像与圆雕式单体佛像。从目前所发现的陶制佛造像来看,邢窑佛教造像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制作技艺高超,手法多样,风格独特,地域特征明显,在中国陶瓷佛教造像史上有着着很重要的地位。

那么,为何陶制佛教造像在邢台地区出现和大量的生产?在隋唐时期的其他窑址却很少发现?初步分析得知,主要因为这里一是有着十分成熟的陶瓷生产工艺和娴熟的雕刻技艺,有利于佛造像的批量制作,二是有着浓厚的佛教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微信图片_20210909195426.jpg

二、邢窑佛造像的艺术特征

邢窑佛教造像主要是以瓷土为原料,用准备好的模具印制成坯,然后入窑烧制而成的。成品中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素烧的佛像,一种是带釉的瓷佛像。

从北朝至唐朝窑址中所发现的佛像绝大多数都没有施釉彩,而这个时间段里,邢窑对釉的把握已经非常娴熟,无论是白色透明釉还是各种彩釉在邢窑器皿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并且邢窑还生产过不少三彩,因此我们认为这种邢窑佛造像没有上釉并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从一开始就不追求耀眼的釉色,而是强调当地泥土(白陶或硬质陶)的质地美和朴素美。它与后来定窑、景德镇、德化窑出产的瓷佛像有着十分大的差别,显示出邢窑“陶佛像”的特殊性。此类陶佛像也类似山东地区出土的白陶佛造像,而其他地区目前还没有发现。但这种“陶佛像”并未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有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邢窑遗址中出土的佛像残片胎体为灰陶、粉色陶、白陶,而以白陶为主。邢窑素烧佛造像出现这些胎体色差并不难解释,因为古代窑场多以木取温,在烧制过程中温度很难把控,加上瓷土及成胎 原料配比也有差别,所以在烧制过程会起不同反应,因之出现色差。这类素烧造像大多温度在800至1200度之间,瓷化程度已经很高,这与邢窑中的粗瓷褐色、黄色釉胎骨几乎相同。由此可知,这类素烧造像是可以和日用器放在同一窑炉中共同烧制,有利于批量生产的。高温硬质陶佛像,其颜色和硬度酷似花岗岩石,或许是窑工们在追求石头的材质美,在烈火中煅炼出的金刚之躯,这在其他窑口佛像中不曾看到。因此邢窑人不但在制作瓷器时重视品质美,同样在烧造佛像时依然追逐着材质的自然美。

邢地出土的一些上釉瓷佛像,应该属于邢窑素烧佛像的另一种范畴,但是因为出土量太少,完整的“瓷佛”造像则少之又少,笔者掌握的资料也不足,偶见零星标本施有白、褐色、黑、灰青色、酱色釉,做工十分精良,作为特殊例子,只能留作日后深入了解和研究。

北朝时期佛教在邢台地区的发展,带动了邢窑佛造像的大量生产,并一直持续到唐代晚期,长达600多年致使现在遗存量非常大。佛像造型种类繁多,样式主要有圆雕式和龛式高浮雕,涉及的造像品种有释迦牟尼、弥勒、菩萨、罗汉、力士,龛式一佛二菩萨等。大多都是印模素烧器,部分佛造像施朱砂,少量有彩绘描金痕迹。

邢窑单体圆雕陶佛造像的形体一般较小,有固定的几个造像模式,现阶段已知的有双层坐佛 、工字双层坐佛、单体站立式菩萨、单体力士等圆雕造型。但是每个类型都有很多变化,风格会随不同的历史时期而进行演变,而同一造型的佛像在同一时期也会有不少差别。由此可知,印制佛像的模具应该非常多而且分布广泛,各个窑口均有众多类型的模具。圆雕陶佛造像的制作工艺也有区分,有些经过1000多年的时间依旧清晰精美,更有的造像至今还保留着朱砂和彩绘。这也印证了邢窑佛造像烧造时的繁荣景象。微信图片_20210909195421.jpg

邢窑中最典型的是龛式佛造像。采用高浮雕手法,人物布局和形式特点类似石窟造像,可能由其发展而来,功能也有所类似,属于缩小版的石窟造像。种类有单佛祖佛龛、一佛二菩萨造像龛、一佛二菩萨双力士造像龛等,其中一佛二菩萨双力士的造型最为广泛。唐代佛龛整体呈圭形,上尖下方,正面有浅浅的龛;龛顶部有一狰狞的兽面,左右对称地雕出飞天伎乐;佛祖处于龛内中心位置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之上,肉髻略高,面形偏圆,衣着为低领通肩式,内衣外露,左手施无畏印;两旁菩萨手持莲蕾侍立于莲台之上,发型服饰更像是唐代贵妇;龛侧二金刚上身袒露,怒目圆睁;龛下部为佛祖出世和护法狮子;佛龛背面平实无华。

邢窑烧造的一佛二菩萨双力士佛龛出土的最多,皆为北朝至晚唐时期遗存,是邢窑佛龛造像的代表形象。北朝时期多为硬制陶,唐以后多为低温白陶或粉红陶。不同的时期在造像风格方面也略有不同,北朝较唐代的佛龛要精致的多。北朝时期佛龛,佛祖倚坐高台之上,足踩莲花,手指清晰可辨,衣裾随腿势下,紧贴双腿,衣褶襞纹流利顺畅,体现出了衣纹的劲利明快,可见造型准确,手法纯熟;两旁侍立的菩萨赤裸上身,脸部略长,神态自然,面容清秀俊朗,双目微闭,带有含蓄的微笑,衬以纤细的身段,显得尤为清秀潇洒,端庄优雅;龛侧的金刚身体侧倾更加夸张,生动的展示了护法力士怒目握拳的威武姿态。

通过两个时期佛龛的对比可以发现,北朝时期的佛龛,带有神秘感,颇有古朴之风,表现力度更加强烈,造型也清楚准确。唐代之后,人物形象转向世俗化,形似真人,线条柔软,缺少张力。

微信图片_20210909195416.jpg

三、邢窑佛教造像艺术的地位与影响

邢窑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凝聚了数十代工匠的智慧与汗水,不仅创造出璀璨夺目的白瓷文化,而且孕育出了独特的佛造像艺术,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邢窑佛造像的出现并非是历史的偶然,而是陶瓷艺术与佛教文化完美融合的产物我们现在做的正是要发掘这种艺术魅力,使其重现往日辉煌。

佛教艺术是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留下的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为后世的人们研究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艺术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中国雕塑艺术以其独有的包容性和原创性吸收并融合着外来文化——古印度佛教文化与艺术,经过不断的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点的佛教雕塑艺术形式,保留下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古代佛教雕塑精品,这些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东方哲学的佛教雕塑现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一部分,这也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可供学习和借鉴的艺术范本。

如今,我们因该以开放的态度对待邢窑佛造像也包括邢窑瓷器,不仅仅让其停留在古代已有的成就之中和限制于地域文化之中,更要以包容的态度来面对世界文化,不断地进行吸收和创新,这样才能让它们的辉煌继续延续,创新才一切艺术生命的动力。